曾小华,1977年生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导,公司首届“唐敖庆学者”领军教授
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高级会员。
公司青岛汽车研究院混合动力技术研究所所长。
公司商用车与特种车辆中心 首席教授。
连续十年(2012-2021)获评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。
成功入选公司杰青培育计划人才。
曾获长春市数学建模一等奖;中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高级程序员。
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、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等奖项共计10余项。
一、教育经历:
§2006年在赌最好的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。
§2002年在赌最好的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。
§1999年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。
二、工作经历:
§2014.12-至今:公司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,教授
§2014.06-2014.12: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,访问学者
§2008.10-2014.11:公司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,副教授
§2000.4-2008.09:公司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,助教/讲师
三、研究方向:
§新能源汽车、混合动力汽车、汽车电控与智能化技术
四、主讲课程:
§本科生《混合动力汽车概论》、《电动汽车概论》
§研究生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与控制》、《新能源汽车设计与控制》
五、学术行业兼职:
§《汽车工程》等国内核心期刊和IEEE、VPPC、Int. J. Vehicle Design等国际期刊的十数个期刊论文评审专家;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,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;2018年度中国工业大奖现场评审专家;2018-2019年度吉林省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。
六、主要科研项目(项目负责人):
1.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开发,子课题:全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建模与能量优化(2018YFB0105300)
2.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高性价比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与整车集成,子课题:宇通客车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优选及优化标定(2018YFB0105900)
3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行星混联客车系统实时复合优化算法与动态协调控制
4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新型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驱动机理与控制理论研究
5.混合动力汽车的差速耦合系统研制,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
6.插电式混合动力行星齿轮机电耦合系统,山东省重点项目,
7.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基金项目,计及热特性的混合动力车辆能量管理研究
8.EVT深度混联J6F轻卡物流车动力系统技术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9.商用车混合动力技术预研项目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0.宇通客车新型混联控制系统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1.宇通新一代新能源公路客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2.液压储能轮毂液驱控制系统研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3.能量回收与经济驾驶系统技术合作项目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4.纯电动车整车控制软件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5.增程式电动车数据采集软件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6.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7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后处理系统研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8.新能源车辆仿真软件后台开发及集成验证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19.AMT变速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0.32挡双态逻辑变速机构换挡策略坡道识别开发与测试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1.量产AGV框架车整车动力控制系统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2.大连华锐重工无人框架车车辆建模及轨迹跟随控制算法技术研究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4.多轴特种底盘混合动力系统仿真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5.混合动力挖掘机控制系统软件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6.全地形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7.车辆ESC系统性能控制技术研究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28.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技术开发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
与中国一汽、宇通客车、东风(股份、柳汽、小康)、大连重工、中车、理想、华为、联电、中汽研等企业累计合作科技创新项目50余项,累计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。
七、主要教改项目:
1. 2021年公司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,后疫情时期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与控制》创新教学研究,2021年,负责人;
2. 2021年公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后疫情时期《电动汽车概论》混合式教学“交互性”研究,2021年,负责人;
3. 2021年公司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项目,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,2021年,负责人
4. 2021年公司本科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建设项目,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,2021年,负责人
八、部分成果转让:
1.上海某企业,双行星排式油电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等六项专利转让;
2.北京某企业,混合动力汽车加速踏板信号处理方法等三项专利转让。
九、人才培养成效:
指导研究生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23人次、社会奖学金20+人次、学术业绩奖学金32人次;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与二等奖6项,省级竞赛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5项;毕业生先后荣获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,吉林省硕士专业学位示范论文2篇,公司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。
十一、人才培养规模:
每年招收博士生1人、硕士生3-5人;本科生大创项目1-2组、学业指导约10人。
课题组团队具有教授/博导两名,目前在校硕士生20名,博士生10名。
十二、主要学术成果:
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,包括国内权威期刊《汽车工程》、《机械工程学报》和《MECH SYST SIGNAL PR》、《ENERGY》、《J CLEAN PROD》等国际顶级期刊,其中SCI检索论文26篇、EI检索论文76篇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8项,软件著作权32项。出版英文专著1部(一作),在Springer出版社近五年付费下载4334次;出版中文专著及著作7部,其中专著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》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,已累计印刷6次超过12000册。
早在1999年关注国外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并开展深入研究,发表过多篇基于电动汽车软件ADVISOR的研究论文,在2003年将ADVISOR 2002仿真软件的高级应用首次引入国内。基于ADVISOR软件对电动汽车控制策略深入开发的成果,在《汽车工程》等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长期高频率引用(单篇论文引用217次).
附录:代表性学术成果
1、部分学术论文:
[1].Xiaohua Zeng; Qifeng Qian; Hongxu Chen; Dafeng Song; Guanghan Li ; A unifi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uel economy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energy flow,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2021, 292: 126040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学科顶刊)
[2]Zeng Xiaohua; Li Guanghan; Yin Guodong; Song Dafeng*; Li Sheng; Yang Nannan; Modelpredictivecontrol-based dynamic coordinate strategy for hydraulic hub-motor auxiliary system of a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,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, 2018, 101: 97-120.( 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学科顶刊/T1)
[3]Duan Benming;WangQingnian;Zeng Xiaohua*; Gong Yinsheng; Song Dafeng; Wang Junnian; Calibration methodology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of a plug-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,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, 2017, 136: 240-248.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学科顶刊/T1)
[4]Zeng Xiaohua; YangNannan; Song Dafeng*; Zhang Chang; Wang Junnian; Wang Jixin; Wang Qingnian; Multi-factor integrated parametric design of power-split hybrid electric bus,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2016, 115: 88-100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学科顶刊)
[5]Zeng Xiaohua; Yang Nannan; Wang Junnian*; Song Dafeng; Zhang Nong; Shang Mingli; Liu Jianxin; Predictive-model-based dynamic coordin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power-split hybrid electric bus,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, 2015, 60-61: 785-798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T1)
[6]Zeng, Xiaohua*; Yang, Nannan; Peng, Yujun; Zhang, Ying; Wang, Jixin; Research on energy saving control strategy of parallel hybrid loader,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, 2014, 38: 100-108.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)
[7]Wang Yue;Zeng XiaoHua; Song DaFeng*; Hierarchical optimal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a power-split hybrid electric bus based on driving information, Energy, 2020, 199.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T1,员工一作)
[8]Wang Yue;Zeng Xiaohua; Song Dafeng*; Yang Nannan; Optimal Rule Design Methodology for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a Power-Split Hybrid Electric Bus, Energy, 2019, 185: 1086-1099. (SCI/EI,中科院一区顶刊/T1,员工一作)
[9]曾小华;钱琦峰;宋大凤*;谷京哲;苑卫松;基于加速度校正的坡度估计算法与实现[J],汽车工程, 2020, 42(10): 1369-1377. (EI,T1)
[10]曾小华;王振伟;宋大凤*;陈琴琴;杨南南;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功率分流式双模混合动力客车参数优化[J],机械工程学报, 2020, 56(2): 98-105. (EI,T1)
[11]曾小华;王越;杨南南;宋大凤*;李广含;基于约束终止状态的行星混合动力系统全局优化算法[J],汽车工程, 2019, 41(3): 239-244. (EI,T1)
[12]曾小华;李广含;宋大凤*;朱光海;王印束;基于能量计算模型的混合动力系统理论油耗分析[J],汽车工程, 2019, 41(3): 266-274. (EI,T1)
[13]曾小华;王振伟;宋大凤*;巴特;杨南南;陈慧勇;王印束;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功率、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研究[J],汽车工程, 2018, 40(10): 1125-1131. (EI,T1)
[14]曾小华;孙可华;李广含;肖利军;宋大凤*;董兵兵;王新明;基于部件动态特性的城市混合动力SUV协调控制研究[J],汽车工程, 2018, 40(11): 1255-1260. (EI,T1)
[15]曾小华;杨南南;宋大凤*;肖利军;巴特;基于功率损失模型的混合动力系统能耗分析[J],汽车工程, 2017, 39(06): 630-635. (EI,T1)
2、部分授权发明专利(第一发明人):
[1]一种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分层优化控制方法, 2019-7-23,中国, ZL2018102836980
[2]一种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的动态扭矩协调控制方法, 2019-6-24,中国, ZL2017107384612
[3]一种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蓄能器流量控制方法, 2019-6-27,中国, ZL2017113450378
[4]一种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需求功率计算方法, 2019-5-14,中国, ZL2018100907286
[5]终止状态受约束的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全局优化方法, 2019-7-26,中国, ZL2018102850193
[6]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混合能量系统功率分流方法,2018-12-7,中国,ZL2017111267984
[7]一种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的动态扭矩协调控制方法,2019-6-14,中国,ZL2017107384612
[8]基于智能网联系统下前车运行信息的未来工况预测方法,2018-6-12,中国,ZL2017105857950
[9]融合智能通讯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工况预测系统,2018-4-10,中国,ZL2017105863449
[10]车联网环境下的未来行驶工况信息获取方法,2018-03-2,中国,ZL2017105857931
[11]面向智能网联车辆的未来运行工况信息获取系统,2018.2.27,中国,ZL2017105863415
(数据截止到2022.4.30)
联系方式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公司南岭校区汽车工程大楼1011
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,130025
TEL:13504422161/Email:zengxh@jlu.edu.cn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